一、问题的提出
30多年前,中国社会冲破了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的束缚,开始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从此,各项事业开始拨乱反正,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教育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当然,这一变化是伴随着教育制度的恢复和教育观念的变革进行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对人才的重视和高考制度的恢复,各级学校教育采取了较为稳定发展的措施,开始走上正轨。长期被破坏的学校制度得以完善和统一;学校教材实行集中管理和规范;教学管理和质量得以加强和监控;国际教育交流推进,发达国家一些较新的教育思想被引进。这一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和学校发展较快的时期。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社会的加速,各同在综合国力上的竞争愈加剧烈,中国的教育观念和学校教育面临新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建立起来的以恢复和修正为特征的、单一化的学校制度的弊端逐步显现,受这种制度影响的培养模式和教学形式使得人才培养路径过窄,束缚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创造性和主体性,阻碍了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各种人才的培养。
这一期间,影响中国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较大的主要是“应试教育”倾向,其时间之长和影响之广是历史上罕见的。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思路,但素质教育在与应试教育的博弈中,推进困难。正如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序言”中所指出的那样,目前“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和方法比较陈旧,巾小学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可以这样说,这一时期虽然学校数量和教育规模有较大的发展,完成了教育改革的阶段性任务,但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方法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在某些情况下,教育的发展是以牺牲学生的健康、创造力、实践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为代价的。30多年的教育改革并没有解决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问题。
“应试教育”倾向是如何形成的,“素质教育推进困难”的原因何在,如何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这些仍是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应试教育”倾向的形成及其利益机制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名正言顺”是指“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的意思,但是纵观中国30多年教育的发展,一个令人尴尬的现象是,“应试教育”一直被认为是负而的教育,且加以否定,但它却形成了“强势”的倾向;而“素质教育”一直被认为是积极的教育.虽然加以提倡,却推进困难,往往为应试教育的影响所遮蔽。
应试教育“名不正,言不顺”,为什么“强势”,这首先与“应试教育”的文化传统和现实基础有一定关系。先来看三个概念。
“考试”是检查和评定学习者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手段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以量化或质性的形式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给予一定的判定和衡量(比较)。考试作为一种判定和衡量学习效果的手段,有其历史文化的传统,也有现实社会的需要。
从文化传统看,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延揽精英的重要手段之一,一直为官方重视并得到社会的认同。现在有人从古代科举制的发展历史来论证这一做法,认为中国现行的考试制度是中国传统科举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为此,国内有学者还专门建立了一门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制的“科举学”。
从现实基础看,考试(特别是高考制度)是中国社会和教育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一直坚持推行的制度。之所以一直坚持推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满足了人们普遍的价值需求,即考试对所有的人都是公平和客观的、开放和公开的。所谓考试的公平和客观,是指考试结果的公平和客观,可以避免一些人为或关系因素的影响;所谓考试形式的开放和公开,是指考试对于大多数学生,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学生.为他们实现理想提供了可能的途径。
“应试”是考生对考试的一种心理适应和物质条件的准备状态。其实,任何考试都有一个适应和准备的过程。因为考试毕竟不同于人们的日常学习,它是对日常学习结果的一种检验。由于这种检验的特殊性,如考试所要求的安静、肃穆,考场的特定气氛等,都会对考生的心理产生一定压力。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进行一定的适应和准备是必要的,尤其是一些比较重要的考试。目前,中国各级学校比较重要的考试主要有,小学升初中的“小升初”考试,初中升高中的“中考”,而最重要的考试莫过于一年一度的升大学的高考。由于高考是在每年6月初举行,社会关注度非常高。因
此,这一考试也有中国“第一考”之称。
“应试教育”是从“考试”和“应试”中派生出来的。应试教育主要是指对要准备考试科目的掌握以及对相关考试的准备和必要的训练。中国人历来有重考试和应试的传统。因此,为应试而进行的应试教育也是必要的。这就在实践中为应试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和文化基础。这是应试教育为什么“强势”的第一个原因。
但是,当应试教育,特别是高中的应试教育把升学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并且与高考的特殊要求结合时,就使得应试教育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也是应试教育倾向“强势”的第二个原因。那么,高考的这些特殊要求是什么呢?
一是高考科目设置的导向性。即高考科目的设置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影响了学校教育,特别是高中教学工作的重心。例如,规定考试大纲,高考科目设置固定,文理科综合分开考等。为了适应高考,许多高中围绕高考设置科目,教学围绕高考训练。高考考什么,学校就重视什么;高考不考的科目,基本被忽略,甚至一些科目要为高考让路。不仅如此,为了适应高考,许多高中提前进行文、理分科;高中三年课程两年学完,最后一年主要进行做题、练习等。
二是高考评价指标的均衡性。即高考是以计算各科的总分来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的。这就要求学生的高考分数至少每科都在及格以上或者尽量达到高分;尽管有的单科分数比较高,怛是如果总分不在录取线之上,也不具备上大学的资格。据说这种设计的考虑是,以总分衡量学生的成绩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较少产生偏科现象。这就要求学生要平均地对待各科的学习。结果是,学生为了通过高考可能会花费许多精力去补齐自己并不擅长的短板,而忽略了可以发挥自己优势潜能的长板。
三是高考答案的标准化。即高考主要采取标准答案的形式对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评判。这种采用标准答案的形式考查学生,目的是强调高考统一的评判尺度。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看,它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答案的标准化也可能导致教学中对标准答案的追求和对记忆力的鼓励,导致对学生不同观点的排斥,抑制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应试教育倾向的“强势”的第三个原因与应试教育的利益形成机制有密切联系。下面重点从影响人的需求和选择的因素来进行分析。我们知道,人的利益需求的特性总是使人在从事各种活动时追求有利于自我发展的东西。在教育领域内,当这一特性与应试教育结合时,就形成了应试教育的利益机制。从学校范围看,应试教育的利益主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对于学校校长来说,与升学相关的高考升学率是他最关心的利益。因为高考升学率的高低不仅决定学校的社会地位,也影响学校管理者的改绩和声望。
其次,对于一个教师来说,班级或年级的升学率是其最关心的利益。因为它也可以影响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当然,不排除有真正关心学生多方面发展的教师,但在应试教育体制面前,他们的影响非常有限。
再次,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虽然可能存在“被应试”的问题,但是当社会文化和学校都强调以升学为中心,并对学生的选择产生巨大诱惑(升学许诺)时,追求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可能就是学生获取自己利益的最佳选择。
应试教育的利益机制由利益共同体组成。作为利益共同体的校长、教师、学生具有不同的作用。首先,学生升学的需求是应试教育的源动力。没有学生的升学需求,应试教育很难形成规模。因此,当上大学成为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选项时,应试教育存在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其次,校长和教师对升学率的追求是应试教育的主动力。什么样的管理有利于提高升学率,什么样的教学可以保证升学率,等等,缺少这些设计和落实,学生的需求也很难实现。因此,争夺好生源,高薪挖名师,取得好分数,提高升学率,就成应试教育利益机制运作的主要内容。
在应试教育利益机制中,共同体内的每个主体也是利益的共享体。在共同体内,学生获得高分,能够上大学,不仅使自己受益,也使教师受益;教师凭借学生的分数可以得到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学生的成绩和教师的业绩也可以使学校校长获得较好的地位和更多的利益。应试教育的这种利益共享体,不仅实现了各自的利益诉求,也强化了利益共享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试教育是符合经济生活中人们追求利益的特征的。应试教育不仅催生了一批“高考状元”,带动了学校和社会的高考经济,还刺激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应试教育“政绩”——升学率的追求,形成了循环的利益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一些地方政府追求教育GDP的重要原因之一。
应试教育机制比较注重共同体的整合和维护。一般来说,与对应试教育有利的行为就被鼓励,与应试教育无关或不利的行为就被排斥。同时,在这个体制内获利的机构或者个体都会极力维护这个体制。维护的主要手段就是校长拼生源、教师拼升学率、学生拼分数。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应试教育要不断地给这个体制内的所有的人加压,使每个人时刻保持紧张的状态。应试教育是一个高负荷、高压力的体制。
同时,应试教育机制还重视共同体的比较和竞争。不比较就不知道结果,不知道结果就不知道排名,不知排名就不知道自己的位置。这就导致应试教育体制中所有的学校,教师和学生都进入一个大排队、大排名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竞争,不断筛选,不断加负,成为应试教育的主要特点。应试教育是一个重筛选、重淘汰的体制。
总之,应试教育凭其一定文化和社会基础,凭其与高考保持的一致性和快速对接,更是凭其利益共享和利益维护机制的运行,保证了多少年来其“强势”的地位。
中国的应试教育成为世界教育史上罕见的现象。
三、“素质教育推进困难”的原因分析
素质教育观的正式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一教育观的提出明显是针对应试教育弊端的。素质教育观提出后,虽然有政策的支持,学者的论证,但也引发了众多争论,甚至一些赞同应试教育的人也加入进来,强调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联系,使素质教育处于较尴尬的境地。
如有人说,应试教育的存在有其合理的基础,因为高考还存在。而且就目前来说,高考仍是体现教育公平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不能凶为提倡素质教育就否定应试教育。
还有人认为,应试能力也是一种素质,也是人的发展必需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冲突,没有必要因为强调素质教育而排斥应试教育。
现在的问题是,既然从学理上讲素质教育优于应试教育,同时素质教育也有政策上的支持,那么为什么“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呢?
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原凶外,这里再从人的需求和选择的角度进一步进行分析。我们知道,人在发展中总是选择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如果面对两种都有一定价值的东西时,就要进行比较,做出一定的选择。
假设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都是有一定价值的东西,都与人们的发展需求有关。那么,在目前的高考体制和追求升学率的导向下,人们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推进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素质教育与现行的学校评价体制还难以对接。这主要是指目前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学校评价体制。众所周知,素质教育的概念是针对应试教育中所存在的不足提出的,如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等,但是这些内容缺乏学校评价体系的配套支持。结果,一些学校只能是采用应试教育的办法实施和评价素质教育,或者与实施应试教育的学校进行成绩和升学率的比较。在这种评价体系下,素质教育不仅没有减轻学生的负担,反而使学生比应试教育下的学习更辛苦、更劳累。
二是素质教育与现行的高考体制也难以对接。虽然近几年高考在出题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如开始减少机械记忆的比重,增加启发思考的内容;增加综合知识的考试,注重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考核,等等,但影响有限。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实践能力等,在高考的标准答案面前,还难以进行个性化的评价;高考题目中的资料往往是给定的,学生的发挥余地不大。另外,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多方面发展,也与高考的文理分科相悖;高中出现的不成文的文理分科教学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三是在现行追求升学率的体制影响下,素质教育推行起来也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受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人们在现实选择中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主动的,一种是被动的。具体说,实施应试教育是主动的,推进素质教育是被动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一些学校“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重要原凶。如果让校长划分实施素质教育阶段的话,很多校长都可能会说,小学阶段可以搞素质教育,但是高中阶段一定要搞应试教育。因为,升学是硬道理,没人敢拿升学率开玩笑。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一些人采取各种手段来应付素质教育了。
四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比,也不占优势。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应试教育可以利用素质教育,但是素质教育不能利用应试教育。即使用了,结果也走样。如在应试教育中,人们可以把应试能力看作一种素质,还可以利用素质教育的一些条件为升学服务。如对某些学科(音体美)高考加分政策的利用。但是,从来没有听说素质教育利用应试教育来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培养人的创造性和实践动手能力的。
总之,在追求升学率的体制下,用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来检验素质教育的做法,已经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和原则。在实践中,“素质教育推进网难”的问题没有消除。在一定程度上,素质教育已经成为“被应试”的教育。
四、在素质教育基础上加强个性发展的教育
在现代社会,接受教育已经成为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和追求。中国30年的教育改革实现了教育规模化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为许多人升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提升中国教育的整体水平奠定了基础。不过,我们也应看到,目前的教育生态环境并不完全有利于人的发展,特别是个性的发展;应试教育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推进中国教育的发展,改革是必由之路。中国教育的改革需要理性的选择,需要有明确的方向和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要科学分析应试教育存在的原因,为消除应试教育创造条件;二是要加强和保证素质教育的地位,使素质教育在关注所有人和促进每个人得到多方面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i是在素质教育基础上,确保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性教育落到实处。
30多年教育改革的历史告诉我们,应试教育虽然适应了一定时期升学教育的需要,但它极大地阻碍了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和创造性人才。凶此,加强素质教育和在素质教育基础上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是中国教育改革的理性选择和必Ff1之路。当然,如何设计这种斯的教育体制,如何破除应试教育对这种教育体制的干扰,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摘自《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第11期 作者:郭法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