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教师中心>>学习培养>>好言好文>>正文

好文 • “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2015-03-23 宝龙学校校长 涂源安(推荐) 点击:[]
“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从全国范围来看,各地都开展了以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等为主要因子的“学教课堂”探索。但我们不能只是行为的模仿,必须理解教学行为改变的学理与意义。教学改革不是教学模式由此及彼的变换,而重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近年来,在对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浙江提出“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旨在通过课程建设、评价改革、教学管理以及德育实践等学校教育诸部分的协调,整体而综合地实现“学为中心”。

尊重课程性质,促进基于理解的有意义学习

教改初期,不少学校与地方试图进行“教学建模”,竞相提出创新概念的课堂教学模式。浙江早期的教学改革也有模式建构的冲动,但大家很快就明白,“模式不是目标,而是路标”,我们需要一定的模式以有利于教育思想付诸实践,但建立模式的同时要有“出模“的规划。

金华市将改革的过程概括为“析模定向“、”借模解构“、”炼模超越“等三个阶段。”析模定向“指研究分析中小学课 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模式出现的问题和缺陷,寻找教学改革的逻辑起点、改革目标和 改革方向。“借模解构”指引导县域和学校,引入国内经实践检验的成功的教学模式,强势推广,以解开广大教师固有的陈旧低效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炼模超越”指在“临帖”的基础上,鼓励部分成熟的改革实践者反思提炼自己的模式,实现个性化的超越。这是从发展的眼光和区别目的与手段的角度辩证看待模式问题。

但模式不可以过细,也不能过于狭窄。因为它要面对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习目标类型、不同的学习对象以及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

2012年,针对各地教学改革出现的“一校一模”的倾向,我们及时提出“尊重课程的性质、尊重学习目标的类型、尊重学情与尊重教师风格”的主张,引导教学改革从“学校驱动”向“学校、学科双驱动”发展。杭州市萧山区率先提出体现学科特点的、适合多类课lL的“一科多模”的课堂教学改革思路。学科教研员建立学科教改基地,衣据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结合学科特质,形成本学科课堂教学的“主型”,再结合具体学习内容的类型,建构基于学科课型的教学流程,以课例和相应的说明,指导面上的教学改革。

“尊重课径性质”不是“学科本位”,而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尊重学科的思维特点与认知规律,改进教学活动。

从教师的角度看,“尊重课程性质”的关键是体现学科思维特点,打造有思维品质的课堂。从学生的角度看,“尊重课程性质”的关键是促进基于理解的有意义学习。G.威金斯将学习分成“获取信息”、“核心概念的理解”和“迁移”,并提出“理解为先,逆向设计”的教学设计思路。借鉴这一理论观照今天的现实,我们以往的教学方法主要解决的是“获取信息”,而在“促进理解”方面,过去的教学显然不够从容,因为教师专业素养的局限,许多时候也不够得法,更谈不上“促进迁移”。今天的教学改革必须坚持“学为中心”的方向,在教学行为的改变上,要将“促进理解” 放在第一位,要降低旨在“获取信息”的学习活动的比例,增加“促进理解”的学习。

台州市路桥区在2011年就提出“要把学习的核心还给学生,将思想发生处还给学生,以知识的意义与学科的魅力来唤醒学生的学习”的主张,反映了他们对教学改革本质的较早觉醒。嘉兴市南湖区在尊重课程性质、尊重学习目标的类型的原则下,各个学科试图还学生以从容的、有意义学习的操作建议与样例。如历史与社会学科采用“读、议、提”三个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有效发生,通过“跟团游”向“自助游”的课堂转型,让学生在课堂上变象征性的参与为真正的思维参与。

几年来,体现课程性质、结合课型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让大家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理解模式,探索改革。“学科推进”渐成浙江教学改革的特色。

其他改革不能“涛声依旧”

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课堂没有本质的变化,就不算改革与前进;但如果只是课堂变化了,其他“涛声依旧”,也不会深入与持久。正是应了这一规律,从2013年开始,浙江的教学改革逐渐展现出改革实践的多样路径和综合化倾向。

重视学习内容的选择与加工

一直以来,教师将教学视为传授知识和方法的过程,容易忽略教学活动前对学习内容的“学习化加工”。强调理解的教学改革恰恰重视这一过程。台州市路桥区最早反思完整的知识体系被拆解入“课”的现象,指出“离散的目标教学取代整体的领悟,思维的发展会变成单维度、小步子的线性进程”等问题,提出基于整体思维的单元学习规划的设想,从碎片化学习走向整体化学习。强调在学习伊始,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学习该内容的意义和目的,让学生面向整体任务,聚焦核心问题。目的是引学习者入门,把整体知识和结构还给学生,让学生先见“森林”后见“树木”。这是理科学习内容加工的重要原则。

对于语文、英语等语言学科,学习内容的选择与加工需要遵循另一种思路。路桥二中、杭州外国语学校等学校强调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就是应用,通过提高阅读频次发现语言形态的内在规律,通过增加写作频次来展现语言思维。他们不对每篇课文都进行精讲细练的所谓“抠字教学”,而是每周专设阅读课,让学生泛览书籍。让学生在有所感悟时,即时记录、物化为点滴片段。这种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反映了语文学习的本质,避免了以前寻章摘句,沉溺于文本局部的碎片化学习。

拓宽“中间地带”

少一些课堂学习,多一些蕴含学习意义的经历,是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追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与校本课程相整合,每周集中课时,短周期、专题性、项目化地实施。当综合实践活动尚难常态化时,可以加强综合学习和实践学习,拓宽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间的“中间地带”。嘉兴市南湖区要求各校探索跨学科的综合学习方式,南湖国际实验学校的“全科阅读”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他们鼓励各学科都重视阅读,用阅读将语文、历史、科学等方面的学习联系起来,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实现综合性的学习与思考。

评价应服务于“理解为先”和“整体意义”

当课堂强调“理解为先”和“整体意义”后,当我们明白“没有理解的熟练,是没有意义的熟练”后,课堂评价与学生学业评价都须发生改变。
按照“学为中心”的思想来看课,必须站在学生立场,观察|知识的获得、方法的掌握、思维的激活、能力的锻炼以及学习情意的发动。有效的课堂教学,不是为了追求精致,而是教学目标多维、教学设计简约、教学过程开放,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简明而充分的课堂。温州市从改变课:堂评价人手,基于“有效学习”的新理解,借评价引导课堂;安吉县重点探索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开展“美丽小组建设”;杭州市上城区在日常教学调研中实行柔性评价,在教师任教班级观察学生常态的学习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与状态来判断教师日常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从而评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些课堂评价的改革措施是对“学为中心”课堂的进一步引导。

另一个重要的背景是新启动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这一意在改进学生学业评价与教育质量管理的探索,是“学为中心”教学改革的重要支撑与保障。如何命题与评分才有利于重视“理解”的学生,扶而引导高层次思维的发生?如何设计评价制度、科学运用评价结果以引导学校开展教学改革?嘉兴市南湖区没有依靠统考抓质量,而是将区域性的考试评价作为规范课程实施的手段,通过体现课程性质的评价,来引导学校提高课程。的质量。台州市路桥区形成以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核心的教学评价管理机制,坚持小学等级评价,避免校际及教师间简单的分数攀比。特别对学校通常不太重视的体音美,语文、英语的听力、会话一朗读、写作等进行教学质量随机抽测,反映了区域教学评价“避热趋冷”的取向。

教学改革是“永远的长征”,在实践深入的过程中,我们还将遇到很多课题,如怎样帮助教师理解“学为中心”教学改革的操作要素,如何完善有利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学校课程体系,信息技术如何促进学习变革,如何把握不同学段教学改革的重点,如何针对农村学校、城区普通学校和优质学校提出不同的教学改革建议等。为此,我们将教学改革融入长线工作规划,以改革实践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阵地,持续推进浙江的教育教学改革。

(摘自:人民教育 2015年5月 作者单位:张丰系)


上一条:好文 • 颠覆性技术:在痛苦与快乐间流转

下一条:好文 • 学生课间受伤害,学校该承担责任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