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3日,孙宗良老师再次莅临我校指导语文科组工作。上午的活动主题是以《“诺曼底”号遇难记》为例的文本解读,下午则是中国语文与美国语文的比较。
关于文本解读
孙老师认为:“教师,首先就应该有独自解读文本的能力,然后,需要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需要进行课程设计。”
一、课堂如何教的三个阶段
第一 确定文本的价值
这一阶段关注的重点应该是教师自己:教师能读出什么。能挖掘出文本的丰富内涵和体现出来的思想,这些才是教师首先应该做的。这一阶段,教师不要从学生的需求来考虑,要尽力摆脱“教学”的束缚,提高自己文本解读的能力。
第二 确定教学目标
第二阶段的关注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文本并非只是知识的集合,有多种解读的可能。教学应该达到怎样的高度,学生能掌握到何种程度,这些,都要求教学目标的确立能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第三,课堂过程的设定
最后一个阶段便是教师精心的课程设计。
二、文本解读什么?
文本解读,不外乎两大板块:内容和形式,然而,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以《诺曼底号遇难记》为例,文本解读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典与非经典的区分
我们要有经典意识,经典意义上的作品,其思想内涵有其丰富性和深刻性的特点。
第二,关键词或点的理解
要对文本中的关键点或者概念有深入、独到的理解,我们首先要有对这些词句的敏感度,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多进行解读和实践交流。另外,要关注到内容的冲突,比如《诺曼底号遇难记》中,雨果将“自制力”“英雄”这两个情境、深度不在同一层次的概念置于同一层次,形成了理解上的冲突。
第三,层次性。就拿船长的形象来说,他固然是了不起的,但是,他的精神、道德却是有不同层面表现的。忠于职守、有做人的道德,这是他坚守道德观念;而当他唤醒乘客内心的道德感、秩序井然地撤离之时,他更深层次的道德便是那“伟大的灵魂”;最后,原本可以不死的他,却毅然决然地与船一起沉入大海,他成了能为人所不能为的理想化身,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三、基本路径
第一 文本的特征
文本解读一定要以文本为依据,根据其本身的特点来进行解读。以一成不变的教参作为主要参考资料,我们的思维便会形成定势,教学过程就会固化、僵化,是不可能出新的。
第二 语言敏感
要形成语言敏感,我们要有迅速捕捉关键性语言、有意义词句的能力。比如《诺曼底号遇难记》,“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与“须臾”就构成词句之间的冲突。找关键性语言或词句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出发:
1.表达中心的句子、词语。这一类型的词句,孩子们也会去关注,不需要刻意关注。
2.看似平淡不重要,实际耐人咀嚼的。
3.关注文本中存在的、可能形成认知冲突的东西。
4.建立联系意识。首先要注意情节、情感的环环相扣和层层推进。其次,要注意文本前后的呼应。
5.自我提升。
对于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我们要有一定的时代或文化意识。同时,多阅读也能提高我们的能力,丰富我们的底蕴,让我们有所积淀。
中国语文与《美国语文》的比较
12月23日下午,孙老师主要从两种教材之间的差异、各自的特征入手,分析了《美国语文》背后体现出的民族文化追求,以及它对我们语文教学的借鉴。
第一 从文本上看
《美国语文》中经典性文本很多,而且基本上是原著;中国语文教材,几乎没有经典意义的文本,浮于语文知识的把握层面,很多篇章都在原著的基础上有改动。《美国语文》对知识的把握不重视,更注重的是对思维进行启迪,美国的教材是将语法和阅读分开的。同时,美国人文化意识很强,特别注重文本表象背后的文化,尤其其民族文化——所选作品以美国人的为主)。另外,从教材的量来说,美国语文有三种教材,学生能够阅读的次数多,重视不同内容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
第二 从结构上看
美国语文的大部分篇目,一般由阅读指南、正文、练习等几部分组成。对于作者介绍部分,它侧重于向阅读者展现读文本所需了解的作者情况,而不是全方位的作者生平。
第三 从练习的特点来看
1.美国语文的练习设计,较结果而言,更重视过程。它指向的不是学生知识的掌握,而是其发散性思维、信息的搜索和归纳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指向学生思维。美国语文,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推测、判断、证据支持和想象等逻辑思辨能力。
3.指向学生的综合能力。
①美国将母语的阅读理解当做民族文化精神教育。因而,美国语文的阅读选材,不仅有文学作品,而且还有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文章。我们应该反思自己,中国语文应该成为影响孩子精神、心灵的学科。
②美国语文不同于中国语文侧重于文学和文章两方面,他们侧重于文学与文化,积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趣和能力。
③美国语文学科同时还担任起育人的重担。中国,可能较多地局限于语文知识和基本能力,缺少一些除本学科范围之外的东西。我们应该致力于培养孩子们语文思维能力和阅读素养的提高,注重促进他们的体验,用阅读理解和记诵方式相结合的方法,给孩子以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