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一: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
语文课上,教师最怕的是漫无边际,一节课下来都不知道自己教了什么。因此,备课时,教师应明确这节课教得是什么?首先,教师教得是语文知识,也就是学生所不知道的有关文学方面的知识,而不是数学、美术等学科的知识。其次,教师教得是语文学习的方法,也就是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利用已知的知识获取未知的知识,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此外,老师不单要明白自己的教学方法是什么,还应该明确地告诉学生学习方法是什么。
反思二:怎么学比学什么重要
学习的旅途没有终点,知识的海洋没有尽头。对于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永远要比掌握某些具体的知识本身要强。因此,学生如何能学好必须是备课的出发点。教师平时要多挖掘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好的学习方法枚不胜举,但无一例外都会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情感基础。
反思三:教学设计就是问题设计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其实就是一份巧妙的问题设计。语文课堂感觉就像散文,讲究形散而神不散。为了语文课堂的“神不散”,教师就要学会精心设计一环扣一环的问题。首先,教师设计的问题既要易于抛给学生,又要善于从学生那儿回收答案,而且要接得住学生给出的答案。若是连学生的答案都hold不住,那老师就会自乱阵脚,好课就无从谈起了。其次,教师所提的问题必须具有针对性。课堂上最忌讳乱提问题,泛泛而谈。好的问题应该是三个指向的结合:指向学科、指向共有的生活经验、指向个体。同时教师也应该思考:
一、问题来源的四个方面
1.基于信息的收集。
2.基于教师的归纳。
3.基于文本中比较关键作用的语言。
4.基于文本中可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地方。
问题的设计总是由简单的归纳引向深入的思考。
二、问题和问题之间的关系
1.问题指向性要明确。
2.问题链接就是引导学生思维的推进。
3.注重学生的体验,要把体验与分析有机结合起来。
所以,这就告诫老师们在平时教学中勤读课程,不断积累,课后不断思考教材为什么要这样编写,它的意义在什么地方。
反思四:将课堂变成一种审美活动
我们教的是语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师用这个例子,既要教学生认字学词、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培养语言,也要教学生在读书中学习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叙述内容、表达感情的, 这是最基础的工作。除此之外,教师更重要的工作室要引导学生品味鉴赏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运用之妙。
反思五:教学应注重情境设置
语文的工具性特点决定了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为母语教育课程,语文学科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因而,教师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反思六:如何把握文本
对文本的解读要有层次性,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现状逐层解读文本,读出文本的个性价值。老师自身要有更深刻、更透彻的阅读意识。
1.利用学生原有的旧知识引入到新知识中。
2.整体把握教学,使学生理解从整体到局部再到回归整体的认知方法。
3.一节课最好设定一个教学目标。只专注于重点,讲重点时自然就会涉及到非重点的知识,非重点的知识可以通过练习等形式带出来。
4.语文老师在解读文本中需要思考的:
(1)作者想表达什么?表达的东西有没有价值?
(2)优秀的作者最后都是走向人性了,生命了,而我的作品最后指向的是什么。
反思七:课堂结构的把握
1.课堂过程是整体的,是学生的思维完整有序的推进过程,学生既掌握知识,又获得方法同时能够受到情感的熏陶。
2.课堂指向的是学生的思维是否高效,学生的思维要有一定的整体性。
3.课堂中问题的设置要有连贯性、要有一个问题链。
4.每个环节都不是独立的,教师应该思考的是每个环节设计的目标和每个环节对本节课的作用、价值是什么?
反思八:低年级识字方面
一、每一门学科都要给予学生超越这门课的素养,的确,那么每一学段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
1.本学科的知识与技能
2.学科素养
3.学科外的知识
二、教师应考虑到每个学段给予学生什么?
一二年级是小学的基础,大家都知道低段要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那么具体的我们到底要培养的习惯有哪些呢?如在学习习惯上,老师应该重视到知识背后的习惯,如:汉字的大小、笔顺、结构、空间思维的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三、在随文识字中,教师应该注意
①掌握汉字规律,关注一册教材中生字复现的次数,遇到复现的生字要再次关注,做到对知识的整体把握。
②随文识字的基础: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着眼于文字的运用能力。
③不能让课堂碎掉,课堂设计的完整性。
④在时间的掌控上,随文识字的断开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学生容易脱节。
四、从阅读层面上,文本应引领学生从哪方面走?
①从阅读层面体验文本的结构形式,思考指引方向是什么,思维指向是什么。
②老师要及时了解学生思维状态调控问题,重视学生思维状态调整的研究:
一个兴奋点大概几分钟合理
一节课设计几个兴奋点合理
兴奋点的获得不一定只是理解课文,适当的活动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奋。
兴奋是通过哪些形式呈现。
兴奋点间如何有机链接。
五、教师教学的严谨性
①教师备课、上课的严谨性。我们老师传授给学生的东西一定是严谨的,特别是语文。
②识字教学不能限于课文中,应该有所拓展,但不能随意。必须构建自身的体系,脑中给知识分类,自动的把内容归类到体系中的某一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