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周长》一课选自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45。本节课我通过让学生找边线——摸边线——描边线——总结周长的概念——求周长活动,认识了周长,感知到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总结出计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周长的方法,探究出比较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方法。思考本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图形边缘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边线的概念不够清晰。边线应是指图形的边缘线。并且部分或多圈边缘线也应属边线的范围。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边线的概念板书出来更有利于学生区分。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确长度的概念,让学生们知道要边缘,一周,长度,这样同学们在测量的时候不会犯错误,周长概念的引出要较为自然,但作为本节课的重点概念,板书出来会让学生印象深刻。并且周长的概念较抽象,应该多让学生举出身边的例子,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对周长理解。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求规则几何图形的周长的环节节奏过快,造成部分学生还没真正理解,更谈不上掌握了。由周长的概念出发,各条边长度应首先测量出来,最后才求和。并且在不同的图形中探索到求周长的捷径。如长方形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重点例题的板书也十分重要,自己在这方面的疏漏也是学生掌握不好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比较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是本节课一个难点。我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较好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但如果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先猜想、再讨论、最后再演示的话,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应该会更高,教学的效果也会更好。
周长跟生活的联系在本节课中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在学生总结出周长的概念时,可以跟学生一起联想到生活中更多的周长来加深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且在求周长时,也可以通过联系生活中求腰围、头围等例子,使得学生的感知更深刻,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我个人在教学方面有很多不足,首先有时候对教材没有理解透彻,从而会给学生造成思想上的混乱,其次我的教学方式比较枯燥,课堂纪律表现很差,语言组织能力也有所欠缺,希望在以后多听课的同时向其他教师请教各个方面的问题 。
在教学中有另外一个问题,我每次叫一个学生来回答问题的时候都没有及时评价,我身为教师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法评价学生,不断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对学生而言,不管是教师的评价,还是学生的互评,他们都渴望得到一定的认可,获得成功感,因此,评价应以激励为主。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以后在教学中要经常以激励的方式评价学生。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总结了这么多的遗憾,但愿下一节的《什么是周长》会更加接近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