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

当前位置: 首页>>教师中心>>校本研修>>专家引领>>正文

如何进行文本解读——孙宗良老师语文课堂指导系列之四

2015-01-08 语文科组 点击:[]
2014年11月19日,孙宗良老师再次莅临我校指导语文科组的工作。此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听课及评课。首先,孙老师和语文老师一起听了两堂课。分别是一年级魏丹老师的《四季》 ,和八年级杨乔老师的《湖心亭看雪》。这两节各有特色, 各位听课老师发言之后,孙老师就“教师如何进行文本解读”的问题进行了指导。

指导要点如下:

一、教师的文本解读

教师的文本解读是基于教学的。文本对于学生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是备课时需要思考的。很多的文本与学生之间是有距离的。比如《四季》,深圳的学生是没有冬天感的,只存在于概念里,这就需要老师创造情境让学生去体悟。如何才能在文本解读中给学生一点真切的体验?

1.抓事物的特征。 如《四季》中,“小草尖尖”,可以抓住尖尖这个草的特征,让学生提前接触,形成意识。
2.对学生的语言进行训练。如可以仿照文本中的例句,对句子进行补充。(麦穗鞠着躬对 说)。模仿前面的句子来填写。
3.随文识字。随文识字还是集中识字?要因文而异,不一定是要千篇一律。

二、文本对学生可行的教学价值

读文本要有经典意识,而经典一定是有其个性魅力和独到价值。

1.关注文本本身的矛盾,并要思考矛盾的原因。 读文本时,要建立起时代意识,不能过度误读。如《湖心亭看雪》中的“独”,作者并没有将船夫看成同伴。关于作者张岱的所属年代问题的解读,要依据史实。

2.课堂的层次性。 课堂要有贯穿全文的主轴,层次要依托于主轴。没有主轴的课堂层次是伪层次。设置主轴时,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状况来进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湖心亭看雪》中的朗读,可以采取“读读、议议、析析、评评、读读”的模式进行,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推进,再次升华情感。

3.寻找适合班级学生的语文课堂形态。课堂形态是课堂效率的保障之一。要探索出适合学生,有助于课堂推进的活动,发掘活动的亮点。

4.关注课堂上对学生的引导。要及时抓住课堂生成的问题,及时引导,形成规律意识。引导学生探索有价值的问题,有误区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对答案的合理判读,体现的是教学机智。

5.语文老师的任务: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我们的课堂上关注逻辑不够,老师要有严谨的意识,这会影响学生的意识的形成。


上一条:如何集体备课——孙宗良老师语文课堂指导系列之五

下一条:如何解读文本——孙宗良老师老师语文课堂指导系列之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