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当前位置: 首页>>学校风采>>美文欣赏>>教师文章>>正文

能者无招

2015-01-14 语文科组 张文军 点击:[]
   
      说到读书让我不由地想起爱人曾讲过一件事:她读初中的时候,一次生物课上,老师发现一个学生不认真听课,低着头在座位下鬼鬼祟祟。于是老师便停了讲课,径直走了过去,发现该同学在津津有味地看小说。老师生气了,夺了他的小说,回到讲台,掏出打火机,“哧”,书被点着了。老师拎着书,把手抬得老高,说:“这就是看‘火光’(看某人出丑)。”弄得那同学惭愧之极。

       那是八十年代末的事。那时不论老师还是家长,大都不主张孩子读课外书。他们认为课外书会把孩子的心读野,使其无心于教材,成绩下降。
小时候我算是听话的,读的课外书自然就少,拼了命在初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师范。参加工作后,满怀着对教育工作的热忱,倍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热情。从那时起我坚持读教学杂志,看名家课堂实录。学习别人上课的方法和技巧。坚持几年下来,还着实有点成效,常参加各种比赛获得较好的名次不说,个人论文也常在不同杂志发表,一时飘然得意。趁着这股劲,我后来出版了个人专著《小学语文考试评价》。

      专著出版后,我又重新审视自己的语文教学:语文最终的指向应该在表达,也就是“说”和“写”。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读书能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夯实基础,但要是学生平时不爱说也很少动笔,读书再多也是无济于事的。就好比给你一部武林秘籍,却从不习练,哪能提高功力呢?赵括熟读兵书,但少有领兵打战的经验,最终惨死于长平。

      因此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光读书还不够,书面表达还要引导学生常练笔。于是我开始要求学生和我一起写日记,每周挑一篇最好的发到我邮箱,我把学生的日记编辑到一起,印给大家互相学习与欣赏。学生写,我也写,我们一起徜徉在文字的快乐中。

     因为读书(教材),我成了老师;又因为读书,让我在实践中小有成就。

     2013年我跟随涂源安校长来到宝龙学校。涂校提倡学习立校,要求所有老师必须多读书。他以身作责,每每读到好书可以彻夜不睡。在宝龙这一年多时间里,涂校为我们推存并购买了很多书,诸如魏智渊的《教师阅读地图》、叶朗的《美学原理》、孙绍振的《名作细读》、王小明的《学习心理学》、美国威廉·H·麦加菲主编的《美国语文》、杨勇校长的《教育如此迷人》等等。

      这学期我校请上海市语文教研员孙宗良老师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孙老师说:“武林高手的最高境界就是以无招胜有招。如果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达到了最高的层次,那么课堂上不需要什么技巧也能游刃有余。”这话给我很大启发:教一篇文章是这样,做一个老师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记得余秋雨曾做中央电视台青歌赛选手综合素养这一项目的评委,其收视率比选手演唱时段还高。那是因为余老丰富的人文知识,以及他富有艺术的点评吸引了广大观众。我想语文老师要是也能有如此丰厚的知识,面对学生信手拈来,出口成章,听一堂课就像享受一顿语文盛宴。这样的老师上课还需要技巧吗?还会有学生不喜欢这样的老师吗?

      具备这么丰厚知识的老师必定是个爱读书的老师。余秋雨曾在他的《我等不到了》中讲到,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曾在浙江奉化一栋山间衰朽的老屋里避难。那可不是一般的老屋——那是蒋介石的个人图书馆——中正图书馆。他在那里独个儿享受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书香浸润与文化滋养。余老的这段经历着实让我羡慕,甚至有点忌妒:青山绿水之间,有这么一间衰朽的老屋,上下两层,屋中满是经典名著。窗外的雨淅沥沥地下着,雨水打着树叶沙沙地响。一个年轻人独个儿坐在窗下,沉浸在书香文墨中……多美的一幅画面!那是人与文字与自然最完美的融合!

       涂源安校长、孙宗良老师、余秋雨教授进一步引发了我的思考:一个老师需要读《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名师课堂实录》,更要读《唐宋词十七讲》、《易中天品三国》、《金圣叹评点水浒传》、《人间词话》、《五十年:散文与自由的一种观察》。前者重在教学技术,后者重在文学底蕴。

      真正的书法大家是不管什么样的笔都能写出好字的,真正的武者是能以无招胜有招的,真正好的语文老师是满腹经纶、出口成文的。当一个老师的水平达到相当的程度是没有技术痕迹的。这就是所谓的“能者无招”。

       要真正达到“能者无招”的至高境界,就得读书——教书——再读书,这样不断地循环往复。我想要是一个老师真达到了如此境界,也许就不再会有课堂烧书这样惨忍的一幕了。


 


上一条:与吟诵的这段缘

下一条: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从《魅力课堂——高效与有趣的教学》一书所得

关闭